在厂房车间,照明灯具的选择可是一门大学问。不少人觉得,厂房照明嘛,肯定是越亮越好,灯光越足,干活越带劲。但真相可能让你大跌眼镜,这种“越亮越好”的想法,一不小心就会让你陷入光污染的陷阱,还可能选到质量不佳的灯具。今天,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厂房照明灯具那些事儿。
“越亮越好”是光污染的帮凶
很多人以为,灯具瓦数越大就越亮,所以想让厂房亮堂些,就一股脑地选大瓦数的灯。可实际上,瓦数和亮度并不能简单划等号。100瓦的白炽灯和30瓦的LED灯比起来,LED灯的亮度能把白炽灯甩出好几条街。而且,一味追求高瓦数、高亮度,很可能会造成灯光刺眼眩晕,这就是典型的光污染。
光污染就像个隐形的杀手,在不知不觉中对我们的眼睛造成伤害。在厂房里,灯具功率过大,光线直直地射过来,让人眼睛发酸、流泪,看东西都模糊了。还有些灯具位置安装得乱七八糟,该亮的地方不亮,不该亮的地方却晃得人睁不开眼,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。所以啊,厂房照明并不是越亮越好,合适才是最重要的。
亮度判断有门道
那怎么判断一个灯够不够亮呢?这里就得提到一个专业术语——流明,也就是光通量,它能换算成照度。简单来说,“亮”就是照度,也就是光照强度,单位是LX(勒克斯)。对于咱们普通用户来说,W(瓦数)只是表示耗电量,和亮度没有直接关系。
刺眼≠亮度高,警惕眩光和超高色温
有些人觉得,越刺眼的灯就越亮。这可大错特错了!刺眼的灯不一定亮,而且对眼睛的伤害非常大。刺眼的情况主要有两种,一种是眩光。当某个光源或物体的亮度比眼睛能适应的亮度大很多时,人就会眩目、刺眼,严重的时候还会损害视觉能力。就好比直视太阳,那刺眼的光线,眼睛根本受不了。
另一种情况是超高色温。色温是基于一个虚构的黑色物体,加热到不同温度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。色温越高,光就越白,当色温超过6700K的时候,就会出现蓝色光谱,这对眼睛伤害很大。按照照明灯具标准,照明灯具色温不能超过6500K。可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迎合“越亮越好”的错误观念,生产7000K以上的灯具,看起来很白、很刺眼,好像亮度超高,其实是违法的。
判断灯具好坏有妙招
既然刺眼不能作为判断灯具好坏的标准,那该怎么判断一个照明灯具好不好呢?关键要看这几个指标:
无频闪:真正亮的灯具,直视之下虽然会让人眼花,但不会头晕恶心。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拿手机拍一拍,如果拍摄镜头里有黑色条纹,那就是频闪,赶紧换掉,频闪容易引起视觉疲劳,导致近视。
色温正常:前面说了,色温不能超过6500K,正常的色温才能让眼睛舒服。
光线柔和:光线柔和的灯具,不会让人有刺眼的感觉,工作起来也更舒心。
显色指数高:在灯光下用手机拍摄物体,颜色越真实,说明灯具的显色指数越高,灯具质量也就越好。能把显色指数做好的灯具,质量一般不会差。
厂房照明灯具的选择,可不能只看亮度。咱们得综合考虑亮度、频闪、色温、光线柔和度以及显色指数这些因素。别再被“越亮越好”的错误观念误导了,选对灯具,才能让厂房既明亮又舒适,保护好咱们的眼睛,提高工作效率。希望大家以后在给厂房选照明灯具的时候,都能擦亮眼睛,选到真正合适的灯具。
下次去挑厂房照明灯具,可别再只看瓦数和亮度啦,用咱们今天学到的知识,好好挑一挑,给厂房一个健康又明亮的照明环境!